[专家点评] 清 高凤翰刻铭天鹅纹端砚

清高凤翰刻铭天鹅纹端砚长20.3厘米,宽13.1厘米,厚2.7厘米。为随形砚。
端石的产地在广东省肇庆市,北宋时宋徽宗赵佶在当皇帝之前被封为端王,后为避讳端字,便把端州改为肇庆。端砚始于唐代,具有易发墨,不损毫,呵气可研墨的特点。古人有“端州砚工巧如神,踏天磨刀割紫云”的赞语。此砚石质细腻温润,石色偏黄,随形雕一天鹅纹,巧用鹅腹作砚堂,砚堂边缘雕刻成卷曲的羽纹,鹅尾随砚形刻丰满的羽毛,整个纹饰与砚石和谐一体,线条流畅,生动有趣。砚背面为高凤翰刻铭:“铁岭翁旧藏是品古意足珍,翰于雍正十一年,以文字知招入苏松抚署之东院题此以志感遇。”印两方:“凤翰”、“亭”。铁岭翁应指清代画家高其佩,虽说高其佩没有这样的字号,但他是铁岭人,其作品落款有时落铁岭高其佩,高凤翰曾跟其学过指画,这里可能是他对恩师
的尊称。由此可推断此砚原系高其佩所藏。1951年被姜先生收藏,并用宝丰泰楠木配制砚盒(现为馆藏国家一级文物)。
高凤翰(1683-1748年),字西园,一作西亭,号南村,晚年号南阜老人,山东胶州人。雍正五年中举,雍正十一年经两淮盐运使卢雅雨保荐仪征县丞,并兼任泰州坝盐制,后因卢雅雨案所累被诬入狱。遭受苦刑以致他的右臂永患疾病。乾隆二年(1737年)改号尚左生,自称“丁巳残人”,从此以左手作画写字。世有“扬州八怪不抵胶州一高”之说。
编辑:朱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