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专家点评] 清 马根仙刻溪亭山色笔筒
万新华

这件笔筒高15.3厘米,口径9.3厘米。现藏于南京博物院。
马根仙,苏州人,出身于丹青世家,活动于清嘉庆年间(1796—1820年)。他本人精于刻竹,风格类似金陵派。《吴县志》:“(刻竹)善阴阳文,仕女、花卉、穷工极巧,人莫能及。”
清代晚期的竹刻力求以刀痕表现书画之笔墨,一般阴文成为最常用之刻法。此件笔筒下刀简练而流畅,刀痕浅而细,有些地方似一刀而就。所刻山水颇似南宗画风,并刻七言长诗一首。
编辑:歪子
传统文化需要秋“收”、冬“藏”
文怀沙
[论文]

明张弼七言草书绝句
[专家点评]

西汉黄釉陶尊
赵爱军
[专家点评]

明朱鹤雕松鹤笔筒
万新华
[专家点评]

金代耀州窑月白釉夔纹三足炉
西岩
[专家点评]

明朱小松归去来辞笔筒
逸风
[专家点评]

清紫檀瘿木面长方香几
田田
[专家点评]

近现代刘海粟黄山一线天
村夫
[专家点评]

狮图
董小聃
[专家点评]

胡震八言行草对联“明月”
旗泓
[专家点评]

让你一眼分辨出大叶紫檀与小叶紫檀
2015-07-04
[鉴藏教室]

红珊瑚,这篇足以拿出手了
2014-12-16
[鉴藏教室]
关于定窑的“挂烧”问题
黄信
2013-03-11
[鉴藏教室]
收藏家的室名(下)
韩望舒
2008-04-08
[博物杂谭]
陈丽华:从事紫檀事业30年
2007-06-05
[鉴藏家]

解读康熙仿宣德豇豆红盘
刘志勇
2006-03-17
[鉴藏教室]
历代藏书家之——叶盛
无名
2005-09-09
[鉴藏家]
漫谈书画用纸与装裱形式的演变
杨欢
2005-09-05
[鉴藏教室]
潘菽、李长之等论陈之佛
黄山老樵摘编
2002-05-10
[博物杂谭]
中国绘画中的个性问题
罗樾
2002-04-23
[百家争鸣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