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专家点评] 宋米芾 蜀素帖七

大宋庆历四年,有一个名叫林希的人得到一卷川中所织的绫素,藏于家中二十余年,后将它装裱成空白卷,题记于卷末,说虚前幅的原因是为了俟善书者挥毫。过了四十五年,也就是元祐三年九月,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。他请到了米芾为他书写此卷。米芾为他书写了“拟古诗”六首,这便是著名的《蜀素帖》。
《蜀素帖》与《苕溪诗帖》为同一年所书,都是米芾中年时期的杰作,但由于书写用的材料不同而风格略异,因蜀素较纸粗糙,不吃墨,更不洇墨,因此笔画显的明快、清劲,加之米芾书写熟练、流畅,时有飞快、洒脱之笔,跌宕多姿、神采超逸。
董其昌跋此卷云“如狮子捉象,全力赴之,当为平生合作”。沈周跋云“苏长公论其清雄绝俗之文,超妙入神之家,今于此卷见之”。米芾的“风樯阵马、沉着痛快”的特征,的确在此卷中得到了很好体现。
此卷纵29.6厘米、横284.2厘米,是一件流传有绪、经众多著名收藏家收藏的巨迹。
编辑:因因

清封锡禄竹雕人物笔筒
[专家点评]

明“黄花梨六方形南官帽椅”
辑之
[专家点评]

北周金质天元皇太后玺
田田
[专家点评]

何许人寒江独钓印泥盒
建之
[专家点评]

清莲叶形端砚
翟路
[专家点评]

五代黄堡窑青瓷刻花凤首壶
翟路
[专家点评]

天青色等烟雨——青花瓷
2016-07-14
[鉴藏教室]

以色区分橄榄核你选对了吗
2015-09-23
[鉴藏教室]

古代书画鉴定中的两要素:材料和笔墨
2015-03-21
[鉴藏教室]

古典生活—不可居无石
2015-01-06
[鉴藏教室]
木中皇族:檀香木鉴藏
2014-01-15
[鉴藏教室]
追怀求真、笃实的大师风范——与徐达先生的
邹绵绵
2013-06-17
[鉴藏家]
大英博物馆藏绢画《药师净土变》知菩萨形象
刘文东
2012-12-12
[鉴藏教室]
宋元佑三年款纪年青花瓶考辨
伍秋鹏
2009-11-25
[百家争鸣]
帐勾漫话
2008-08-25
[博物杂谭]
徽宗钱币的鉴赏与投资
朱浒
2008-02-29
[鉴藏教室]
藏玉器论五德求索真谛
朱志权
2007-04-27
[百家争鸣]
揭晓长沙窑蓝釉及铜红釉形成之谜
林亦秋
2007-02-05
[百家争鸣]
清末民国“行名款”瓷器
李进红
2005-04-22
[百家争鸣]
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器上的婴戏图浅析
许建林
2004-12-24
[百家争鸣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