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神话辞典
中华博物审编委员会
2 画 3 画 4 画 5 画 6 画 7 画 8 画 9 画 10画 11画 12画 13画 14画 15画 16画 18画 19画 20画 21画 23画 |
夔
饕
|
《山海经·大荒东经》:“东海中有流波山,入海七千里。其上有兽,状如牛,苍身而无角,一足,出入水则必风雨。其光如日月,其声如雷,其名曰夔。黄帝得之,以其皮为鼓,橛以雷兽之骨,声闻五百里地,以威天下”。郭璞注:“雷盖,即雷神也,人面龙身,鼓其腹者”。夔之神话,亦黄帝与蚩尤战争神话之节。清马骕《绎史》。卷五引〈黄帝内传〉云:“黄帝伐蚩尤。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,一震五百里,连需用三千八百里”。吴任臣注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引《广成子传》云:蚩尤铜头啖石,飞空走险,以馗牛皮为鼓,九击而止之,尤不能飞走,遂杀之。即其事。夔之形貌,尚有“如龙一足”(《说文》)、“如龙有角”(《文选·张衡〈东京赋〉》薛综注)、“状如鼓一足”《法苑珠林》卷五八引《白泽图》者;而韦昭注《国语·鲁语》则云:“夔一足,越人谓之山缲,人面猴身能言”。则亦为异闻。此猴形之夔,至唐代遂演变为禹治水锁系之*无支祁。 尧、舜之臣。《书·舜典》:“帝(舜)曰:‘夔,命汝典乐,教胄子……’夔曰:‘于予击石拊石,百兽率舞。’”《吕氏春秋·古乐》:“帝尧立,乃命夔(原作“质”,据洪颐煊、孙诒让说改,下同)为乐,夔乃效山林溪谷之音,拊石击石,以象上帝玉磬之音,以致舞百兽。……(舜立)乃令夔修《九招》、《六列》、《六英》,以明帝德”。按此尧、舜之臣夔,亦神话东海流波山夔之演变;“击石拊石,百兽率舞”,犹有神话演变之迹。